形态描述
标本采集地 贵州省泸定(Lotien)和云南省西陲。
形态 身体很大,保存完好的标本通常体长45—170mm;最大体宽(节ⅩⅩⅡ—ⅩⅩⅣ)11—22mm。尾吸盘大而有力,直径为13.5—22.5mm,等于或超过最大体宽。形状细长,但水生的自由生活个体与作为哺乳动物兼性寄生虫的寄生个体在体形与尾吸盘的发育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不因充血而膨大,通常有更均匀的宽度,最大体宽几乎接近中部,尾吸盘比较小而头部比较大。后者的最大体宽位于靠近尾吸盘的体后部,逐渐向前削尖,但在头区突然变薄。其尾吸盘非常大,甚至超过最大体宽的宽度。在活着时身体暗绿色或铁锈色,没有任何条纹、色带或斑点。多数保存标本褪色或变色为灰白、棕褐或淡褐,但总是均一和完全没有斑纹。寄生个体通常由于吸宿主的血而着色非常深或变色。体环通常很清楚,沟深而且环缘呈锯齿形,通常具有锐利的横脊。共有103或104环,节Ⅰ、Ⅱ和Ⅲ各一环,大部分愈合,而环沟由于无数细小的皱褶变得不分明。节Ⅳ2环,其中第2环(a3)较小且轮廓分明,第1环时常与节Ⅲ不完全分开。第Ⅴ2环(a1,a2)>a3,在背面两环有沟分开,但在腹面合在一起形成口环。节Ⅵ通常背面3环(a1=a2<a3或a1,a2>a3),而在腹面
愈合为一单独的环。节Ⅶ3环,背面和腹面均完全分割(a1=a2<a3),在有的情况下a1被一模糊的腹沟分割,a3或多或少地膨大并且在背腹两面偶尔具有一模糊的沟(b5/b6)。节Ⅷ恒定地分4环(a1>a2=b5=b6或a1>a2<b5=b6),a1常常膨大并且在腹面具有一明晰的沟。16个体节(节Ⅸ—ⅩⅩⅣ)是完全节并且各有5环,除了在节Ⅸb1和b2以及在节ⅩⅩⅣb5和b6通常较其它环要小外所有5环典型地相等(b1=b2=a2=b5=b6)。节ⅩⅩⅣ难得5环,节ⅩⅩⅤ3环(a1=a2=a3或a1>a2=a3)或者难得4环(b1,b2)>a2=a3。节ⅩⅩⅥ和ⅩⅩⅦ各2环,后者的环较小而且第2环常被肛门分割。眼5对,2对或3对,甚至全部看不到,尤其在一些较大的寄生标本上。5对眼在节Ⅱ—Ⅵ上呈弧形排列,所有的眼都很小并且深深地埋藏着,第5对特别微小和暗淡。环带显然不分明或至少作为一个明晰的腺体层不够发达。生殖孔典型地居环间,两孔相隔5环。雄生殖孔在节Ⅺb5/b6环沟上,雌生殖孔在节Ⅻb5/b6环沟上,但雄生殖孔以及较少的雌生殖孔可以稍微在b6的边缘内。
食血型的消化管,然而颚很小和软弱,主要的咽脊(背一中和成对的腹侧脊)终止其上并且缩进口窦的深处。背一中的较腹侧成对的大,所有都完全光滑,没有乳突并且都是完全无齿的。唾液腺甚发达并且在咽头肌肉中成小束或单个地出现。咽头纺锤形或球形,具有典型厚度的肌序,伸过节Ⅶ和Ⅷ。嗉囊很长并且发达,中央管部从节Ⅸ达到节ⅪⅩ。当充满吸食的血时,可见到发达的盲囊从节Ⅸ开始,首3或4对(至节Ⅺ或Ⅻ)小并且规则。后面的达到节ⅩⅧ,各对倾斜地弯到下一节并接近两侧体壁。最后一对很长且狭窄,在节ⅪⅩ中发出并靠在肠的两侧延伸至节ⅩⅩⅤ。生殖系统仅在从水中采得的标本中才成熟发达。睾丸11对,从节ⅩⅢ/ⅩⅣ至节ⅩⅢ/ⅩⅩⅣ。附睾相当小。射精管较通常的短得多而且更加显著地粗糙,没有膨大的射精球。两者之一可以在神经索之下通过。医蛭型的精管膨腔,但是由于可以折叠在一起的阴茎囊较大的长度和狭窄度,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前列腺相当膨大,在阴茎囊的背面弯向前,削平并覆盖一层厚的腺层。射精管在或靠近它的远角。雌性生殖器官非常特殊,卵囊像通常的一样,具有短的输卵管,二者之一可以在神经索之下通过。总输卵管也短而阔,具有沿着它的大部分长度分布的一薄层蛋白腺,并且进入阴道的末端。阴道通常褶叠成为一致密块,但由一根很长且狭窄的管子组成。寄生个体的生殖器官非常微小,在最大的水蛭中常常仅有2或3毫米长或者甚至更小。它们可以勉强在神经索以上从腹面的体壁上耸起并且即使在非常大的水蛭中常常也是很难发现的。除了微小和未成熟外它们也与以上描写的类型稍微不同。精管膨腔稍少伸长,但阴茎囊较细长且前列腺较膨大并在前者之上弯向前。没有射精球,并且附睾由少数精管开口倦圈组成。因为有的是自由生活与寄生生活间歇交替的,有中间类型的个体存在。
形态 身体很大,保存完好的标本通常体长45—170mm;最大体宽(节ⅩⅩⅡ—ⅩⅩⅣ)11—22mm。尾吸盘大而有力,直径为13.5—22.5mm,等于或超过最大体宽。形状细长,但水生的自由生活个体与作为哺乳动物兼性寄生虫的寄生个体在体形与尾吸盘的发育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不因充血而膨大,通常有更均匀的宽度,最大体宽几乎接近中部,尾吸盘比较小而头部比较大。后者的最大体宽位于靠近尾吸盘的体后部,逐渐向前削尖,但在头区突然变薄。其尾吸盘非常大,甚至超过最大体宽的宽度。在活着时身体暗绿色或铁锈色,没有任何条纹、色带或斑点。多数保存标本褪色或变色为灰白、棕褐或淡褐,但总是均一和完全没有斑纹。寄生个体通常由于吸宿主的血而着色非常深或变色。体环通常很清楚,沟深而且环缘呈锯齿形,通常具有锐利的横脊。共有103或104环,节Ⅰ、Ⅱ和Ⅲ各一环,大部分愈合,而环沟由于无数细小的皱褶变得不分明。节Ⅳ2环,其中第2环(a3)较小且轮廓分明,第1环时常与节Ⅲ不完全分开。第Ⅴ2环(a1,a2)>a3,在背面两环有沟分开,但在腹面合在一起形成口环。节Ⅵ通常背面3环(a1=a2<a3或a1,a2>a3),而在腹面
愈合为一单独的环。节Ⅶ3环,背面和腹面均完全分割(a1=a2<a3),在有的情况下a1被一模糊的腹沟分割,a3或多或少地膨大并且在背腹两面偶尔具有一模糊的沟(b5/b6)。节Ⅷ恒定地分4环(a1>a2=b5=b6或a1>a2<b5=b6),a1常常膨大并且在腹面具有一明晰的沟。16个体节(节Ⅸ—ⅩⅩⅣ)是完全节并且各有5环,除了在节Ⅸb1和b2以及在节ⅩⅩⅣb5和b6通常较其它环要小外所有5环典型地相等(b1=b2=a2=b5=b6)。节ⅩⅩⅣ难得5环,节ⅩⅩⅤ3环(a1=a2=a3或a1>a2=a3)或者难得4环(b1,b2)>a2=a3。节ⅩⅩⅥ和ⅩⅩⅦ各2环,后者的环较小而且第2环常被肛门分割。眼5对,2对或3对,甚至全部看不到,尤其在一些较大的寄生标本上。5对眼在节Ⅱ—Ⅵ上呈弧形排列,所有的眼都很小并且深深地埋藏着,第5对特别微小和暗淡。环带显然不分明或至少作为一个明晰的腺体层不够发达。生殖孔典型地居环间,两孔相隔5环。雄生殖孔在节Ⅺb5/b6环沟上,雌生殖孔在节Ⅻb5/b6环沟上,但雄生殖孔以及较少的雌生殖孔可以稍微在b6的边缘内。
食血型的消化管,然而颚很小和软弱,主要的咽脊(背一中和成对的腹侧脊)终止其上并且缩进口窦的深处。背一中的较腹侧成对的大,所有都完全光滑,没有乳突并且都是完全无齿的。唾液腺甚发达并且在咽头肌肉中成小束或单个地出现。咽头纺锤形或球形,具有典型厚度的肌序,伸过节Ⅶ和Ⅷ。嗉囊很长并且发达,中央管部从节Ⅸ达到节ⅪⅩ。当充满吸食的血时,可见到发达的盲囊从节Ⅸ开始,首3或4对(至节Ⅺ或Ⅻ)小并且规则。后面的达到节ⅩⅧ,各对倾斜地弯到下一节并接近两侧体壁。最后一对很长且狭窄,在节ⅪⅩ中发出并靠在肠的两侧延伸至节ⅩⅩⅤ。生殖系统仅在从水中采得的标本中才成熟发达。睾丸11对,从节ⅩⅢ/ⅩⅣ至节ⅩⅢ/ⅩⅩⅣ。附睾相当小。射精管较通常的短得多而且更加显著地粗糙,没有膨大的射精球。两者之一可以在神经索之下通过。医蛭型的精管膨腔,但是由于可以折叠在一起的阴茎囊较大的长度和狭窄度,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前列腺相当膨大,在阴茎囊的背面弯向前,削平并覆盖一层厚的腺层。射精管在或靠近它的远角。雌性生殖器官非常特殊,卵囊像通常的一样,具有短的输卵管,二者之一可以在神经索之下通过。总输卵管也短而阔,具有沿着它的大部分长度分布的一薄层蛋白腺,并且进入阴道的末端。阴道通常褶叠成为一致密块,但由一根很长且狭窄的管子组成。寄生个体的生殖器官非常微小,在最大的水蛭中常常仅有2或3毫米长或者甚至更小。它们可以勉强在神经索以上从腹面的体壁上耸起并且即使在非常大的水蛭中常常也是很难发现的。除了微小和未成熟外它们也与以上描写的类型稍微不同。精管膨腔稍少伸长,但阴茎囊较细长且前列腺较膨大并在前者之上弯向前。没有射精球,并且附睾由少数精管开口倦圈组成。因为有的是自由生活与寄生生活间歇交替的,有中间类型的个体存在。
鉴别特征
鉴征 个体很大,活着时达到20.3—25.4 cm 或更长,最大体宽在体后部,而且前端狭窄。活体时暗绿颜色,完全没有斑纹。头小,尾吸盘非常大,常常等于或超过最大体宽。两生殖孔在节Ⅺb5/b6和节Ⅻ b5/b6上,难得在b6内。眼5对,如在金线蛭属(Whitmania)中一样排列,但眼小,深深地排列着并且通常是不鲜明的。节Ⅷ4环,在腹面具有一小的,通常是新月形的切断a1环前缘的部分。完全体节16节(节Ⅸ—ⅩⅩⅣ)各5环,末尾的节有时4环。颚小,光滑并且完全缺少齿和乳突。嗉囊盲囊发达,长而且狭窄。在寄生的个体中生殖器官很小,而成熟的生殖器官仅在自由生活的个体中存在。精管膨腔猛烈地成棒形,前列腺块状,射精管缺少膨大的球。阴道很长并且细小,蛋白腺在总输卵管的整个长度上均有。
生物学
生态 在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小积水里(小溪流或小水潭)能采到此种的自由生活个体。它们也见于牛、马饮水的水槽以及哺乳动物常去的泉水、井和小水沟里,栖息在水中腐败的落叶底下或石块下,取食蠕虫或水生昆虫的幼虫。在春季繁殖时卵茧产在泥土里,新孵化出的幼蛭约长12—15mm,最大体宽1. 5—1.8mm,尾吸盘直径2mm。在有水生植物的水体里幼蛭甚多,当静止时身体呈灰白色,肉眼不易见到,但当搅动水面波或放一双手在水中时许多小水蛭立即爬上并迅速附着到手臂上。如果此时家畜、野生哺乳动物或人正在喝水,幼蛭则能迅速钻入鼻腔或口腔内并附着到呼吸道的壁上,通常远离咽或喉,有时也进入阴道。1967年曾发现在一士兵的鼻腔中,也曾发现感染台湾猴(Macaca cy-clopis)和猪鼠(Bandicota indica nemoriviaga)。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 幼蛭进入人或家畜的鼻腔和气管之后,在那里迅速长大并达到一定大小。对寄主产生危害。轻者仅有鼻痒和打喷嚏等症,重者有鼻塞、鼻腔粘液增多、鼻出血、头痛、耳鸣和心慌等症。口咽及喉咽受侵袭者有咳嗽、恶心、声嘶、异物阻塞性呼吸困难以及不同程度的吐血和便血。日久之后,患者出现贫血,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以及脉搏微弱。每当患者静卧时,蛭体常从鼻孔伸出,稍有惊动随即缩入。因水蛭体表有粘液分泌,甚滑,故难以挟出。咽后壁粘膜上有水蛭咬伤的“颚痕”数个,其形状为直径1—4mm的小红点,压之微痛,数日后变为棕褐色,一周左右可消失。对侵袭部位较深(如喉、气管或支气管),个体小而较难取除的水蛭,须在粘膜表面用1%狄卡因(dicaine)喷雾麻醉,小儿患者可考虑全身麻醉。若侵袭部位较浅(如口咽部)、暴露明显而易于取除者,可不用麻醉。对鼻腔、鼻咽、喉咽、喉部和气管中水蛭,可分别通过鼻镜、鼻咽镜、喉镜、支气管镜进行观察,窥清水蛭的全貌,再选择适当的异物钳、镊子或其内端带尖钩的探针将水蛭取出。对口咽部的水蛭要用压舌板将舌压下,充分暴露咽腔才能看清楚,然后用一弯血管钳将水蛭牢牢夹住,稍加牵拉便能顺利取出。对大个体水蛭造成的伤口,须涂抹抗炎药物,如伤口疼痛、充血肿胀者,须全身使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伤口如出血、应用消毒棉球醮少量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或付肾素溶液)涂抹或压迫伤口,并观察片刻至不再出血为止。必要时可内服或注射止血剂。对有喉阻塞症状的严重病人,须输氧以防止窒息,并尽快地取出水蛭。必要时还应先作气管切除术,以保障患者生命的安全,然后再取出水蛭。对于并发贫血的病人,应给补血剂,严重者应输血。至于侵袭尿道及生殖道的水蛭,用浓盐水注洗很有效并能杀死水蛭。因为大多数患者系由于饮未过滤的水而感染水蛭的,所以加强卫生宣传、做好水源管理、改善供水条件(如通过多层纱布覆盖管口吸水)都是很重要的。